陈川摆摆手:“那都是小生意,跟大家一比,我这点不够看。”
食品饮料厂厂长赵昌跟陈川关系也不错,当时教陈川他们制作饼干的戴师傅就是他们厂的:“陈老板,谦虚了!别说咱们桃江县,就算是宝阳市,能跟你比高下的也没几个人。”
陈川只是微微一笑:“赵厂长,你就别捧我了,我这也就摊子大,赚不到钱。”
陈川已经看明白了,这些厂长轮着夸自己,那肯定是有事让自己帮忙,还跟市场有关系。
众人恭维了一轮后,还是跟陈川关系好的宋志杰开口说道:“陈老板,你这市场生意好,那些个体户小老板,也都要给你面子。”
“我们这些厂子,看着风光,其实压力很大。”
“我们琢磨着,我们这些厂子,跟你们市场,能不能合作一下?”
厂子跟市场合作,无非就是卖货。
其实很多厂这些年囤了大量的货物。
比如服装厂,恐怕仓库里有些衣服都要长毛了。
这是时代原因造成的,甚至有些畸形。
服装厂的衣服看似好处理,其实也麻烦,以前不敢随便卖。
国营厂以前只管生产,生产多少都是规定好的,材料也是按照生产计划拨给你,生产出来就给供销社,厂里没有销售权。
这个过程当然是要给钱的,只是价钱都是固定的,批发出去多少钱,进材料多少钱,毛利润很透明。
净利润的话,在管理经营上有很多地方可以做手脚,电用超了,活动经费用多了,这些都是不可控的,不可控的地方就可以做文章,净利润就看厂里怎么报。
也有人偷偷摸摸卖给一些小商贩,但那都是暗地里的,不能拿到明面上来做。
最近两年陆续给了国营厂自主经营的权利。
简单来说就是:给你安排的任务做完了,还想要生产,自己去找原材料生产,国家不给你提供低价原材料,你多少钱进材料,多少钱卖产品,没人管你,全部遵从市场价格。
这样一来,厂长的心思也就活泛了。
自主生产经营,能做文章的地方就更多了。
这里面的利益还牵扯到了地方,因为国营厂自主经营获利部分,按照规定,很大一部分是要给国家的。
地方不愿意上缴,那就得把国营厂报表上的利润降低,达不到上缴的标准。
最终就能把利润留在厂里,实际就是集体,或者说地方。
后来国营厂转私营,很多国营厂厂长就抓着这个把柄,用极低的代价,把国营厂转为自己私有。
地方也怕被查账,快刀斩乱麻,把很多账目有问题的国营厂给低价“卖”了,转为私营。
喜欢激荡1981请大家收藏:(www.wbxiaoshuo.com)激荡1981完本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